怎樣走出這個EMS與民營快遞的選擇怪圈?
經筆者留心觀察,在我們郵政人中,有人在使用快遞業務時,首選的并不是EMS,而是民營快遞。為什么郵政人不愿使用自家的快遞業務?據筆者了解,有的人認為EMS的服務不盡如人意,不愿使用;也有的人認為EMS的資費比民營快遞高,用EMS不合算;還有的人則認為EMS的速度比民營快遞慢,達不到自己的要求。那么,EMS該如何走出這個怪圈,讓EMS在墻里墻外都飄香呢?依筆者愚見,EMS應在這樣幾個方面下點工夫。
EMS要用鐵的手腕提高軟實力,改進服務質量。時至今日,在一些干部職工中,還是有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思想存在,更津津樂道于有郵政品牌做后盾的優越感,而沒有從深層次去認識市場競爭的殘酷性,沒有意識到優越性背后的憂患性,在****上、在執行上落實不力,服務水平還處在一個提而不高、提而不快、提而不實的檔次上。直面這種現狀,我們只能用鐵的手腕下狠心、下決心,花氣力、花精力,從軟件和硬件上雙管齊下。特別是在軟實力的提升上,一定要系統地抓、持之以恒地抓、多種方式地抓,以抓出實際成效為標準,以服務有明顯提高、明顯改進為標準真抓實干。只有這樣,服務質量的提高才會見到實效,我們的服務質量才能對客戶有很強的吸引力。
買東西的時候講貨比三家,在服務質量相似或接近的前提下,比的除了服務,對價格因素也絕對不能忽視。資費是最直觀、最敏感、最吸引客戶的,EMS要想在這方面產生優勢,關鍵在于降低運營成本。為什么民營快遞能把資費降下來,就是因為他們的運營成本低,所以雖然資費低,但利潤頗豐,用的人越多,企業的利潤越高。EMS要形成這種良性運營模式,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來降低運營成本,不僅要措施有力,而且要落實有力、執行有力,保障措施不成為紙上談兵。目前我們的運營成本是可以優化的,人員、設備、設施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優化,從優化中擠出成本中的水分。只有降低了成本,才能優化資費。在資費上有了優勢,使用率就必然提高,使用率提高了,企業利潤就提高了,同樣就能形成良性發展。
雖然造成EMS速度不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還是在網絡上,我們一定要用各種辦法提高網絡能力、郵件傳遞速度。網絡的改革、網絡的優化、網絡的提升都關乎EMS傳遞速度,其中的重中之重,是網絡終端的建設,畢竟客戶能看到和體會到的都是這個終端。網絡終端,說白了就是EMS郵件的投遞。要解決這個難題,筆者認為在于加強投遞網絡建設,具體應從改善攬投軟硬環境入手,諸如攬投工作條件的改善、增設投遞段道、提高攬投員待遇、解決攬投員的一些后顧之憂等等。只有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來改善攬投工作軟硬環境,才能有效調動攬投員的工作積極性。攬投員的積極性提高了,再輔以系統、科學的培訓和嚴謹的考核與薪酬體系,攬投服務質量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
更多關于 快遞 EMS 的郵友經驗
更多關于 快遞 EMS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