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郵政速遞運營質量破解發展難題
業務規模與經濟效益同步發展是每一個快遞企業所追求的目標,而良好的運營質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源泉和動力。只有找到并解決好運營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提高運營質量。當前郵政速遞物流在運營中存在著傳遞時限與運行質量、固定服務頻次與服務效果、產品結構與運輸成本、速遞與物流網絡資源整合四大主要矛盾。
主要表現在:收寄環節為趕時限,收寄操作不規范,如不能做到按郵件實物錄入信息,不能做到一單一袋、單袋相符,對個性化業務不能嚴格執行單封制度等。分揀環節為保時限,忽視了對重要節點的控制,分揀質量的下降又造成傳遞時限無法保證。固定頻次服務模式不適應市場、客戶的需求,如投遞環節,很多收件人為個人的郵件在白天無法投出,投遞人員機械地按照固定頻次出班投遞,既無效果,又極大浪費運營成本。產品結構不合理,造成運費成本居高不下。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四項應對舉措。以良好的運行質量保證郵件的傳遞時限。首先,各環節要提高對全程運行時限的認識,樹立全流程一盤棋的意識,上一環節作業要為下一環節打好基礎,下一環節要為上一環節做好支撐。其次,在收寄、運輸、分揀、投遞等各環節,大力推行標準化作業及流程優化工程,促進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根據不同產品的時限標準及發運渠道,收寄、運輸、投遞環節按照標準業務、區域業務、E郵寶業務、經濟類業務的處理順序調整作業,分揀環節按照全夜航、區域集散網、轉航及集散網、直航的趕發順序調整作業方式,分時段確保趕發時限。同時,對重要節點形成制度化、標準化作業模式,對作業過程加強現場指揮調度。
以追求效益型運營模式為目標,提高服務品質,降低運行成本。
攬收環節:打破固定攬收頻次,以客戶需求為標準,隨時提供上門服務。
分揀環節:以標準快遞、經濟快遞的市場定位為依據,全面推進標準型特快、經濟型特快郵件分網運作。調整現有郵路各頻次的拉運計劃,制定出口經濟快遞郵件作業計劃、時限標準。處理中心對標準快遞、經濟快遞實行分網、分時段運作,突出標準快遞的時效性、經濟快遞的經濟性,并由網控部監督各項規定的落實情況。
投遞環節:當日遞、次晨達、次日上午遞等高品質業務要嚴格按照頻次投遞;其他進口業務打破頻次束縛,全面推行電話預約投遞,提高投遞效果。
建立產品、運輸渠道利潤核算體系,加強運費成本控制,提高運營效益。速遞專業:根據速遞業務不同的產品類型、資費標準,按流向核算航空、陸路運費成本,以指導經營工作,并靈活掌握發運方式,降低運費成本。
物流專業:加強對物流承運商的管理,按物流項目、運輸方式核算平衡贏利點。參與物流項目的招標、談判,強化對物流運費成本支出的管控。
加快整合速遞、物流網絡資源,盡快形成優勢互補。
根據速遞網及物流網的不同優勢,利用點對點直達業務作為兩網整合的切入點。如對發往某城市的速遞郵件,利用物流網絡負責干線運輸,利用速遞地面公司負責分揀、投遞,以此形成兩網優勢的互補。從長遠考慮,要對物流干線網進行重新規劃、改造,其核心目的也是為下一步速遞業務搭載物流網平臺做準備。因此,速遞、物流網絡資源共享必將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
更多關于 速遞 物流 快遞 E郵寶 的郵友經驗
更多關于 速遞 物流 快遞 E郵寶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