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切入”物流園區的幾點建議
物流園區,是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中出現的新型業態。近年來,物流園區在我國各地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物流基礎設施整合,建設大型物流樞紐,發展區域性物流中心!币呀浿贫ㄎ锪靼l展規劃的省(區、市)和經濟中心城市,都提出了物流園區建設規劃。由于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相對發達、現代物流發展水平高、物流市場需求旺盛,因此,許多快遞企業紛紛入駐物流園區。
作為現代物流“航母”的中國郵政速遞物流企業,是否有必要進入物流園區去搶占市場份額?如果有必要,又應該如何“切入”物流園區市場?筆者在此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要考慮郵政速遞物流企業入駐后的“生存”和“發展”,選準時機,恰當“切入”物流園區市場。
當前,各級政府對物流園區的統一規劃和建設管理,有好有差。對物流園區基礎設施齊全、資源整合到位、園區集約化效應好、高端快遞品牌客戶入駐較多的園區,郵政速遞物流企業可以因地制宜,選準時機,恰當“切入”物流園區市場。
郵政速遞物流企業入駐物流園區,要考慮一定的“入駐”條件。在企業進駐物流園區的條件中,依據選擇“頻數”,依次是交通方便、配套設施齊全、服務質量高、園區客戶品牌好、交易條件好、優惠條件好、租金便宜等。由此可見,物流園區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對郵政速遞物流企業入駐后的“生存”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學策劃,規避風險,對部分缺乏明確戰略定位的物流園區,要做到暫時不介入。
有些地方政府的物流園區布局與規劃還存在一定的不科學性,在節點的設置、資源的配置等多個方面,沒有形成整體的規劃,難以較好地適應國家整體物流布局的需要和滿足企業供應鏈運作的需要,造成資源浪費、銜接不暢、配置不平衡。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部分物流園區沿用工業園區的“地產”經營思路,項目規劃流于形式,以取得“土地資源”為首要目標,脫離了我國供應鏈物流服務的實際需求,使物流園區變成了“圈地運動”。據統計,我國物流園區空置率達60﹪左右。在某些地方,一些地區建設的物流園區沒有幾家物流企業入駐。
當物流園區“空置”問題已經明顯存在時,就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因此,各級郵政速遞物流企業要科學策劃,對缺乏明確戰略定位的物流園區,要堅決做到暫時不介入,以規避風險。
實施“縱橫”一體化戰略,建立中國郵政速遞物流企業在物流園區客戶合作中的戰略聯盟。
“橫向”一體化戰略。物流園區通過產業的空間集聚、資源的有效整合、業務的流程優化、傳統物流服務模式的改變,對于提高物流的組織化水平和集約化程度,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依托相關物流服務設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效率的經濟功能區。因此,中國郵政速遞物流企業可與入駐物流園區的商業企業和生產企業,結成緊密的快遞物流業務合作戰略伙伴,形成戰略聯盟,為客戶減少快遞配送服務經營“節點”創造條件,實現聯合經營。組建郵政速遞與大企業和大集團之間的物流供應鏈,以供應鏈和價值鏈的模式,來增強郵政速遞物流市場控制能力和配送渠道規范能力。
“縱向”一體化戰略。這要求中國郵政速遞物流企業在物流園區市場競爭中,以一種有優勢地位的速遞物流方式為主體,如靈活采用“直發直投”、“即收即發”和“客戶約投”等快遞服務方式,積極參與物流園區商家的“第三方”物流市場競爭,在形成中國郵政速遞物流企業自己的“核心”實力和競爭能力后,還要在優勢互補的前提下,實現物流園區內的快遞代理、配送批發等連鎖一體化經營,以增強中國郵政速遞物流企業在物流園區內的綜合競爭實力。
更多關于 速遞 物流 快遞 的郵友經驗
更多關于 速遞 物流 快遞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