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自提服務平臺開放在淘寶之后
據3月21日《中國郵政報》報道,今年以來,隨著郵政自提網點信息嵌入淘寶(天貓)平臺,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5000個郵政自提網點投入開放式服務。消費者在淘寶網購時,頁面上將自動彈出離收件地址最近的郵政包裹自提網點。這是中國郵政為解決電商包裹投遞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邁出的“第一步”。
這一平臺體現出郵政在末端投遞的優勢與能力,對所有快遞企業開放,顯現出郵政長遠發展的謀略,值得為之點贊。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之間的邊界越來越弱,可以與其他組織建立一個相互進化的生態圈,所有企業都可以分享到生長的利益,共同成長。這也就是為何亞馬遜、騰訊與百度相繼入駐天貓的原因。阿里系的特點是單一的平臺屬性,就是要引入優質的商家,而且它們的商業模式完全是互補的。郵政自提服務平臺的開放也要認清自己的定位。
我國電子商務經歷十幾年的野蠻生長之后,在2014年迎來一個轉折點,這一年京東和阿里巴巴先后在美國上市。電商企業的發展也呈現出兩個明顯的趨勢:一是發展海外市場,二是渠道下沉,開始向農村市場拓展。這也是中國郵政今年重點發力的方向。從電商產業鏈來看,薄弱環節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尤其是農村地區。
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自提服務平臺開放是件好事,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的一小步,開放之后,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加快農村自提服務點建設。城市地區的電商配送,郵政的優勢并不明顯。郵政著力發展農村電商,配送是不可回避的問題。郵政企業應在農村綜合服務平臺的基礎上,梳理出誠信度高、熟悉電腦操作的站點及人員,以農村郵政網點為中心,以投遞線路為依托,與村郵站、“郵掌柜”建設結合起來,開放農村自提點。將農村網購和配送業務結合起來,更有利于業務發展。
探索自提點的贏利模式。開放自提點不等于不贏利。無論是自提點還是包裹柜,都需要一定的經濟投入。在建設初期,為了引導用戶使用、提高使用率、培養消費習慣,免費無可厚非。但若長久如此,就需要三思。企業畢竟不是公益機構,因此需要探索自提點的贏利模式。一方面,要通過自提服務平臺產生的大數據整理挖掘,找尋當地網購發展的商機。另一方面,按妥投包裹件數收費,開展智能包裹柜、自提短信密碼提醒等廣告發布業務,減輕企業投入壓力。
更多關于 快遞 電子商務 北京 上海 的快遞知識
更多關于 快遞 電子商務 北京 上海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