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臺灣服務,夠“細”,才會有戲
久聞臺灣的服務業發達,春節假期的臺灣自由行讓筆者充分領略到了這種特色,不僅在于在所到之處感受到的微笑服務和熱情服務,而且體會到了細節服務。比如,在臺灣住酒店或民宿(相當于家庭式旅館)時都是先繳納費用,離店時直接將鑰匙放在服務臺即可,因為較國內少了離店查房這一環節,所以在辦理入住手續時,服務臺的工作人員都會征詢:“方便留下您下一站的酒店地址嗎?如您有物品不慎遺漏在這兒,我們會立即發快件送往您下一站酒店。”在觀看波隆納世界插畫展時,孩子對繪本愛不釋手,展會服務員立即上前熱情推薦:“如您想購買繪本合集,不必擔心過于沉重,我們可以幫您免費快寄到家。”購買伴手禮時,也不必擔心行李太多隨身攜帶的不便,同樣可以選擇以快遞方式直接寄回家。其實,在臺灣街頭,快遞攬收點并不多見,但在整個自由行中卻可體會到快遞產品與服務無處不在,讓筆者對其中的“細”感觸頗多。
“細”出市場。業務發展是企業的頭等大事,提高營銷成功率是企業經營的重中之重,因此,快遞市場的同質化現象需要我們不斷尋覓新的市場空白點和需求點。近年來,我們直面越來越細微的市場,如樓宇市場、商務市場、政企市場、產業集群市場等,所取得的成績也證明了只有潛心研究客戶真實需求,實施有針對性、量體裁衣的營銷活動,才能贏得市場、贏得客戶。據統計,2014年國內旅游人數為36.3億人次,同比增長16.3%,預計2015年旅游人數會持續增長,在這些數據背后,我們可以判斷,旅游熱一定會帶動當地土特產銷量的增加,而隨著消費群體越來越熱衷于輕裝出行的需求,類似臺灣快遞滲透旅游業的業務產品一定會贏得客戶的青睞。
“細”出效益。快遞市場競爭中的低價競爭拉低了整個行業的利潤水平,倒逼著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切實提升,“節流”對于降本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筆者在臺灣所接觸的所有快遞服務中,沒有快遞專業窗口服務,沒有快遞企業的攬投員,甚至不需要撥打任何快遞服務電話,很自然地在其他行業窗口就可完成。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其理解為代銷、代理類業務,但你同樣能感受到快遞服務帶來的便捷。在中國功夫中,有一種競技手法俗稱“散打”,它沒有套路,講求見招拆招、一招制敵。同散打講求實戰性一樣,我們市場營銷也要追求實效。筆者認為,靠網點規模和人員數量來“血拼”的快遞經營模式需要探討,在備感競爭壓力和生存壓力的今天,我們需要冷靜思考新的營銷模式,尋求一種新的突破。
“細”出精彩。在臺灣購買伴手禮時,筆者在柜臺邊赫然見到了國內一家快遞企業的宣傳單頁,雖然僅配送香港、北京、上海和廣東四地,但這些地區都是其網運優勢地區,且運費合理。面對競爭對手營銷觸角的延伸,我們在細分市場、細化管理、細致服務等行為中,已經不能再“慢工出細活”了。我們需要細中快,快中細,細快并行,方能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優勢。
更多關于 快遞 北京 上海 臺灣 的快遞知識
更多關于 快遞 北京 上海 臺灣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