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全球化與海淘消費行為
“雙11”曾有個略顯落寞的名稱“光棍節”,如今以一個更響亮的名稱為人熟知——購物狂歡節。而它身上,更有一組嶄新的標簽:跨境、互聯網金融、電商、海淘、阿里巴巴。今年的“雙11”購物狂歡節已經拓展至全球范圍,成為首個全球化的“雙11”。尼爾森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電子商務發展最快的國家,與歐美等發達國家處于全球國際電子商務的第一梯隊。而全球化已成為國內電商接下來發力的方向。伴隨著這股浪潮,一直和電商伴生的快遞企業也紛紛開啟了出海模式。
電商吹響全球化號角
在剛過去不久的“雙11”購物節,阿里巴巴首次集合天貓國際、淘寶海外、速賣通(阿里巴巴的在線零售交易出口平臺)等海淘平臺,把國內影響力最大的購物狂歡節擴展到全球。
從阿里平臺11月11日當天的銷售情況來看,全球214個國家和地區產生了訂單,其中中國香港、美國、中國臺北等地領先。
雖然國內電商謀劃全球化的進程尚屬起步階段,但這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和國內電商伴生的快遞企業也紛紛開啟了出海模式。從國內快遞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其業務的百分之六七十是依托電商平臺,當電商將觸角伸向海外之際,他們也會在第一時間跟上。快遞企業開啟海外布局模式已是大勢所趨。
海淘消費形勢喜人
PayPal最新調查研究顯示,服裝及鞋類產品成為中國及全球海淘族的心頭愛。在過去12個月內,45%的中國海淘族購買過此類產品。緊隨其后的是化妝/美容護膚類產品(占38%)、消費電子類產品(如電腦、平板電腦、手機及相關周邊產品等,占31%)、嬰兒用品以及珠寶/手表(均占23%)。
其中,美國依然是最受中國海淘族青睞的目的地。有14%的中國海淘族在過去12個月內從美國進行海淘,排名二、三的目的地分別是香港(9%)、英國和日本(均為6%)。
調查報告指出,海淘族的消費支出大約是境內網購者消費支出的兩倍,跨境網購正成為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推動力。另外,據PayPal分析,在參與調查的22個國家中,中國消費者是其中15個國家網售商品最主要的海外買家,37%的中國網民表示將會嘗試海淘,并在明年增加海淘頻率。
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吸引他們進行海淘的理由包括:可以在節假日更輕松便捷地采購(98%);可以享受隨時隨地盡情購物的樂趣(95%);同時又有更豐富多樣的購物選擇(91%)。當被問及在線購物看重的因素時,高達63%的調查者認為“購物方便”至關重要;同時,占18%的調查者強調“豐富詳盡的網上購物信息”有利于他們做出正確的購物決定。
PayPal調查研究顯示,促使中國消費者放心海淘的重要因素是他們認為自己擁有了安全無憂的支付方式(占53%)。而PayPal則是最受中國海淘族信賴的支付方式之一。
報告指出,中國也是最熱門的海淘目的地之一,在過去12個月里,共有來自全球18%的受訪者購買了來自中國的商品。其他熱門海淘目的地還包括美國(26%)及英國(17%)。
更多關于 快遞 電子商務 的郵友經驗
更多關于 快遞 電子商務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