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航空機票業務發展階段的思考
航空機票業務是郵政一項重點業務,其市場容量大,發展前景廣闊,經過近兩年的精心培育,這項業務的發展在全國郵政各級企業均有了喜人的變化。但我們也要看到,雖然縱向比較,航空機票業務的發展比較迅速,但橫向來看,目前中國郵政在整個航空票務市場的占有率低、影響小,部分員工對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有畏難和懷疑情緒。那么,怎樣才能將航空機票業務快速做大做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樹立起“郵政票務專家”的形象呢?筆者覺得要經過初級、中級和高級這三個發展階段。
在初級階段,郵政作為一個航空機票業務的后來者,與競爭對手相比無明顯優勢,且系統不完善,人員操作不熟練,業務宣傳還有待加強,價格也沒有任何優勢。雖然郵政網點可以直接出票,但這僅對散客票的銷售有所促進,對團體票的增量并無明顯促進作用。
對初級階段的業務發展模式,筆者認為應該是“散客票保收+旅行社團體票保量”。各級郵政企業要加強同旅行社的合作,以市場領先者為師,通過與旅行社優勢互補及業務互相代理的方式,利用旅行社的團體票來保證出票量的迅速增長。筆者發現,通過旅游產品發展郵政的航空機票業務,尤其對于農村郵政網點有更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在農村市場單純發展航空機票業務的難度較大。同時,代理旅游產品本身也能給郵政帶來新收入。但與旅行社合作的方式也有缺點,因為旅行社之所以支持郵政航空機票業務的發展,是看中與郵政的資源互換,而非郵政本身擁有的出票渠道。同時,在出票量上升的同時,郵政航空機票業務的市場影響力并沒有得到同等的提升。
與旅行社的合作方式優點也不少:郵政可以了解團體票的操作流程,并與旅行社建立比較牢固的合作關系,郵政的人員素質也能得到較大提高。在此基礎上,郵政航空機票業務的發展可以進入中級階段。這個階段的業務發展模式,筆者認為應該是利用旅行社的出票途徑,來促成郵政渠道團體票的成功銷售。
目前,郵政自有渠道在銷售團體票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價格高、出票時間長、艙位無保證等。團體票的客戶主要是旅行社、大型企業,這些客戶購買的次數多,對航空機票的銷售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對價格敏感,對服務要求高,而郵政渠道的不足正是服務這些客戶的致命傷。而旅行社有穩定的客源,長期同航空公司合作,可以通過提前控票的方式,獲得低折扣和艙位保證,郵政可以利用旅行社的渠道,獲得低折扣和艙位保證后,再通過郵政渠道出票。
以筆者所在的上饒市郵政局為例。一開始采用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通過郵政渠道出票不成功的情況,隨著航空機票客戶群的壯大和與一些大客戶的穩定合作,我們開始分析一些客戶經常出行的路線和出行人數,這樣就可以提前同旅行社聯系,通過他們向航空公司及早預訂艙位,還能保證最優惠的價格。目前,上饒局準備在那些沒有自己出票渠道的小旅行社身上試用這種方法,讓他們每月報路線和人數,郵政再通過有出票渠道的大型旅行社預訂艙位,如果試用成功,就可以吸引這些小旅行社同郵政開展合作。這種方式也有優、缺點,優點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郵政自己出票,保證客戶在郵政購票的成功率和滿意率,可以穩定一個基本的客戶群,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出票,郵政還可以獲得一定的收入;缺點就是依賴旅行社的程度過高,這對航空機票業務的長期持續發展是一個風險點。
當通過上述兩個階段將航空機票業務發展起來以后,郵政就會有一個穩定的基礎客戶群,出票量也會大大提高,有此作為基礎,郵政在與航空公司合作時就可以爭取到更好的政策,這時航空機票業務的發展就進入了高級階段。
這個階段應該尋求同航空公司的直接合作,即甩開中間的代理環節,在整個航空機票的代售產業鏈中,上游直接與航空公司合作,下游直接面對客戶和其他小代理商。這時郵政可以嘗試在全省(區、市)郵政范圍內統一代理一個旅游路線的產品,有了各個郵政網點的收客保障和航空機票基礎客戶群,完全可以同一家航空公司合作,提前控制該航線的部分艙位。這種方式的優點顯而易見,郵政既可以獲得較高的業務收入,又能擺脫對中間環節的依賴,提高航空機票業務的抗風險能力。
更多關于 機票 票務 郵政航空 的郵友經驗
更多關于 機票 票務 郵政航空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