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國美模式發展機票代理業務
提起國美的品牌形象,大家都會想起四個字“物美價廉”。國美在創始之初,只是北京珠市口的一個小鋪子,以每周在《北京晚報》上做一個家電銷售的中縫廣告來推銷商品,銷售策略是用產品正宗、價格低廉來打動客戶,經過幾年的打拼,在業內有了一定的名氣,逐漸成就了今天的國美。
筆者認為,郵政的代理機票業務發展也可借鑒國美創立品牌時的這種策略。從代理機票業務的本質來看,它屬于一種高效益、低準入門檻的業務,這種業務開展起來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這就是當前在國內各大城市各種機票代理點星羅棋布、比比皆是的原因。另外,代理機票業務的發展有著地域特點,一個區域的人們在買機票時常常會就近選擇,而不會大老遠去別的地方買機票。因此,這兩個特點決定了代理機票業務具有普通商品的特點。普通商品在競爭中最大的優勢就是物美價廉,郵政的代理機票業務發展應該借鑒國美模式,在業內建立起“物美價廉”的品牌形象,使一個郵政網點周圍的散客和集團客戶提起買機票,就想起郵政的代理機票業務,想起“物美價廉”這四個字。筆者認為可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盡力搜集特價票的信息,盡量建成在國內成系統的代理商范圍內信息最全的特價票系統。有了這個系統后,還須向業內外廣泛地宣傳,使所有接觸到郵政票務系統的客戶都有一個郵政票務質優價廉的印象。讓他們在到郵政網點買機票時,每一次都有驚喜,這樣,久而久之,“郵政機票物美價廉”的品牌形象就會形成,客戶就會形成消費習慣,買機票時就會想到郵政。
這個品牌的建立策略并不新鮮,我們許多人都有日常經驗,許多機票代售點常常在門口掛一個牌子,上面標出了近幾天的特價機票,但我們會發現,極少會有機票代售點有自己的品牌定位,更不用說將品牌宣傳定位在特價機票專業銷售上。他們慣常的做法就是當航空公司放票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一定的折扣出售,這就是各個機票代售點之間有著不同折扣的原因。從營銷學上來看,這就是賣東西和營銷藝術之間的區別,是大商和小販的區別。
我們還常常有這樣的經歷,曾在一個機票代售點買到了便宜機票,下次買機票時還會去那里看看,如果有5次以上在那里買到了比別處更便宜的機票,在腦海中就會形成“他們的機票便宜”的想法,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將會常來這家店買機票。
“賣漢堡的地方很多,就麥當勞賣的最好”,品牌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郵政作為在全國范圍內網點眾多、成系統的機票代理銷售商,進行這樣的品牌建立特別有優勢。郵政有星羅棋布的網點,在機票代理銷售策略上建立統一的品牌,讓客戶形成“郵政機票價廉物美、特價票信息最全”的概念,就會吸引一大批忠實客戶。
郵政在建立特價票系統后,還要一如既往地搞好相關服務,如咨詢、上門送票等。這是建立一個完美品牌必不可少甚至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國內有很多商家,本身產品不錯,但就是做不大,有的甚至消失了。探查其原因,有很多就是不注重售后服務,讓消費者覺得買著不放心、用著不踏實,從而寧可買那些質量一般但售后服務好的產品,因為“壞了有人管”。各地郵政代理機票業務在服務質量方面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在這方面要堅持下去,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
要注重宣傳的對象,用他們聽得懂的話來宣傳。這句話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在現實中常常“談”不好。筆者有一次在街上看到某郵局在宣傳商函,他們在營業廳門口豎了一塊牌子,介紹數據庫商函,內容是在商函方面郵政是直郵專家。一般的企業很少懂得直郵這個名詞的含義,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在郵局發商函能帶來多少回饋率,這是吸引企業使用郵政商函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內宣時我們可以用直郵專家這種專業名詞,在外宣時就一定要用客戶聽得懂的名詞,用他們最關心的名詞。郵政的代理機票業務在外宣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更多關于 國美 機票 的郵友經驗
更多關于 國美 機票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