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視點:郵政應對包裹戰
2月9日春節假期后第一天上班,郵件“爆棚”、郵政全力應對成為人們議論的一個話題。2月12日,湖南大學總裁班授課教師李扣慶也把“中國郵政應對包裹戰”作為課堂上的事例講給學員們聽。
臨近春節郵件“爆棚”
1月8日至17日,湖南和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銀裝素裹,與貴州相接的湘西北冰雪封路。福州、杭州、金華等10多個城市發往貴陽的郵件,因進不了貴州經轉長沙。1月17日后,天氣開始好轉,但臨近春節郵件量猛增,長沙黃花機場的EMS處理中心吞吐量由每天45噸左右上升至130噸左右。郵件量與人力、運能的矛盾十分突出。
為此,長沙郵區中心局處理中心和機場EMS處理中心采取延長作業時間、臨時外請勞務工、利用社會車輛等措施,積極疏運郵件。郵政干部職工堅守崗位,日夜奮戰。湖南省郵政公司網運部成立了“春運”調度領導小組,現場指揮,小組人員吃住都在一線;長沙郵區中心局管理人員也到一線,參與搶運疏通工作……然而,隨著郵件量的快速增長,處理壓力仍不斷增大。
面對困難,湖南省郵政公司要求各單位緊急****起來。位于湘西北的懷化、湘西、常德、永州等市(州)局,相繼成立了臨時調度指揮部,想方設法疏運郵件,在冰雪封路的情況下,汽車不能運就用板車拉,板車用不了就用人力扛。
大網利益高于一切
在郵件處理高峰期間,湖南省內出口、省外進口和省外經轉的郵件,一起涌向長沙郵區中心局處理中心。到1月27日,該中心滾存郵件達13萬袋(捆)。
為維護全網利益和郵政品牌形象,湖南省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將新建尚未投入使用的1.5萬平方米的倉儲平臺,交由長沙郵區中心局無償使用。同時,提供轉趟盤駁車2輛,開行省內加班車6趟次。
1月27日,湖南省郵政公司和省郵政速遞物流公司領導赴生產一線,進行指揮調度。湖南省郵政公司還要求長沙、衡陽、株洲、懷化等市郵政局調撥人員支援長沙郵區中心局。
1月28日,長沙、衡陽、株洲、懷化局和省郵政公司機關派出的支援小分隊陸續到達了長沙郵區中心局。5支小分隊共42人,大家干勁十足。株洲局小分隊僅用11分鐘就裝完一輛車,領隊曾正宇穿皮鞋腳起了泡,但一干就是4天。衡陽局小分隊的領隊葛健、副領隊謝權衡,分別是衡陽郵區中心局副局長和市郵政局網運調度中心副主任,都已年過半百,但同樣生龍活虎般地背著郵包、喊著號子。在4天時間里,5支小分隊裝卸郵車40多輛次,分堆處理郵件3萬多袋(捆),極大地緩解了長沙郵區中心局的郵件處理壓力,使大多數客戶在春節前收到了郵件。
春節期間“戰斗”繼續
2月2日,人們在家團團圓圓過大年,而郵政人仍在繼續“戰斗”。春節期間,湖南郵政各市(州)局繼續強化指揮調度,通過GPS和網運信息系統對郵車運行和郵件流量進行監控。與此同時,加強與鐵路、公路交通部門和兄弟局協作溝通,暢通信息渠道,防止出現郵件漏接漏發現象。
2月8日,湖南各地滾存郵件在節日的歡樂中全部被清空。據不完全統計,僅1月27日至2月8日,湖南郵政就處理從長沙進出口的郵件113余萬袋(捆)、EMS郵件1650噸,業務量是往年春節旺季的150%以上。為疏運郵件,湖南郵政增加成本支出300余萬元。
湖南郵政的努力付出得到了社會的理解和媒體的關注。2月3日,湖南衛視《新聞聯播》頭條以《郵政給市民送來喜悅》為題對此事進行了報道,湖南經視頻道、湖南都市頻道和《湖南日報》、《瀟湘晨報》、《三湘都市報》、《長沙晚報》也分別進行了相關報道。
勝利過后,記者也認為有一些問題值得思考。
思考一:從郵件量分析,今年高于往年,能否據此判斷人們的節日禮儀方式有所變化、物品流通是否也在“傳情達意”方面存在一定市場?若如此,對身處流通領域的郵政企業來說絕非壞事,而要積極應對。
思考二:從郵運處理能力分析,隨著節日郵件量的激增,以及自然災害的干擾,要提高郵政的應急處理能力,以確保百姓通信不受影響,提高客戶對郵政的忠誠度。
思考三:全網的調度處理能力應根據忙閑和特殊時點進行靈活調度,特別要建立全網GPS和網運信息系統,提高對全國郵運流量的監控指揮能力,保證全網運行暢通。
更多關于 速遞 包裹 物流 EMS 的郵友經驗
更多關于 速遞 包裹 物流 EMS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