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物流南方集散中心“三化”改革紀實
中心位于廣州市白云區槎頭,是中郵物流南方集散網的總交換中心,承擔著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7。▍^)的物流網絡支撐、物流郵件中轉、倉儲、干線運輸、配送等多項服務工作。2007年以來,中心通過加大軟硬件建設力度,初步建立起了以信息化為支撐、規;a為目的的速遞物流平臺和生產作業組織模式,實現了生產管理的扁平化、作業流程的標準化和生產操作的規范化,大大提升了南方集散網的內部處理能力。
強化集中管控
為了提高管理水平,使生產管理部門能夠準確、及時地掌握生產信息,下達生產控制指令;基層生產人員能夠迅速按照信息指令進行生產作業,中心根據自身的生產作業特點和扁平化管理的思路,建立了決策、控制、執行三層生產管理架構,明確了管理職責,規范了生產控制流程和質量控制流程,強化集中管控能力,實現了生產管理的扁平化。
規范管理架構,即設定“中心領導—信息平臺生產調度—集散平臺”的管理架構,并對中心領導進行了分工,形成中心分管領導、調度、現場值班長組成的三級運營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了生產管理關系。健全生產調度功能,即設置生產調度崗位,健全集散網的生產調度指揮功能;完善值班制度,加強現場的動態生產指揮、控制,充分發揮調度樞紐作用。加強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即成立信息平臺,負責對中心的運營質量、服務質量進行監控、分析,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優化作業流程
中心實現生產流程標準化主要是在總進總出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優化作業流程,簡化內部交接手續。
他們根據業務進出口量將作業時間劃分三大時段,明晰作業安排。4:00~18:00,主責省際進出口處理;18:00~22:00,主責大廣州(廣州區域)、重點業務省內快貨進口處理;22:00~4:00,主責省內快貨大交換(含省際轉省內出口)。規劃三大作業區域,劃分出裝卸作業區、細分理貨區、貨物暫存區,明晰各區域的功能及定置管理要求。優化內部作業模式,按照定班、定崗、定量、定責的內部作業模式,科學合理地利用人員,強化貨物暫存的庫管員核心作用,控制運作質量,明晰責任環節。調整內部作業計劃,針對現有業務量增加及作業頻次增加的實際情況,集散平臺的生產人員由原來的兩班作業調整為三班作業,提高了業務處理能力。
細化生產操作
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實現了生產操作的規范化。中心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先后出臺了《綜合管理辦法》、《崗位職責標準》、《內部員工激勵競爭機制》、《作業組織優化方案》、《南方網廣州集散中心生產操作規范》等文件,細化明晰了每個崗位、每個環節的操作內容和職責。實施了“6S”現場管理,重新設計了班組生產流程、班組職責、生產作業計劃和相關制度的看板并懸掛上墻,方便員工查看;對生產現場進行定位畫線,規定郵件堆位、生產車輛、叉車、用品用具等定位擺放。中心還經常組織業務培訓和競賽,先后組織培訓10次共322人次;通過全員練功比賽,在員工中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爭先氛圍,促進了員工素質的提升。
加強軟硬件建設
廣東省公司高度重視物流業務的發展,從2007年3月開始,陸續投入1100多萬元,對中心所在的槎頭大院生產場地進行全面整治改造,改造內容包括道路、給排水、倉儲地面、屋面、用電照明、消防設施、監控設施、防雷設施等。從而擴大了生產作業現場,將原來比較分散且只有2000平方米的場地,整治為3800平方米,大大提高了業務處理能力,業務量顯著上升。在改善作業環境方面,省公司在有限場地中增加接發室、待班室、司機休息室等場所,進一步改善了作業環境。同時,增加了安全監控設施,進一步保障了生產、貨物安全。
中心的軟件建設方面也不斷發展,“中郵物流集散網(全網)信息系統”、“物流管理與動態調配系統”、“物流信息監控系統(局域網)”相繼投入運用,使中心的生產操作和經營管理實現了專業化、系統化、信息化。中心自主開發的庫存管理系統,控制進出口質量,進一步完善了中心的物流監控系統,使物流運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中心還配置了無線掃描槍、PDA等設備,實現了實物交接的全信息化操作,避免了以往的人工勾挑作業,大大縮短了交接時間。應用車輛調度系統和GPS系統,有效實現了對車輛、司機、油耗和里程等各方面的監控管理,車輛的合理利用率提高了50%,空載率下降了40%,司機的合理利用率提升了40%,成本支出降低了30%。同時,實現了GPS系統和物流信息系統的數據對接,可以為VIP客戶提供車輛在途信息、實物配送情況的實時監控,得到了雅芳公司等大客戶的一致好評。
綜合成效顯現
推行“三化改革”后,中心的業務運能顯著提升,有效地支撐了生產。業務處理能力大幅提升———由于充分利用了場地空閑時段,提高了場地利用率及工時利用率,整個作業安排更為緊湊,提高了貨物進出口處理量,目前日均貨物處理量26752件,約140噸。運行質量穩步上升———2008年全年,中心的貨物破損率小于0.071%,貨損率小于0.0037%,貨物及時中轉率達到99.89%,查詢回復率達到100%。內部管理逐步完善———強化集中管控,管理更直接且快捷有效;各環節各崗位的工作職責更明晰、合理;班組現場管理井然有序。人員配置得到優化———在進出口業務處理量翻番的情況下,中心的人員由原來的115人減至105人,節約了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經過改造后,中心的內外部環境煥然一新,良好的工作環境帶來了良好的心情,員工們每日心情舒暢、精神抖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經濟效益顯著上升———經過內外部場地改造和三化改革,中心已成為廣東物流的示范窗口,361°、石藥集團、橡果國標、貝塔斯曼、三信藥業、廣東移動、雅芳、安利、玫琳凱、聯想、戴爾、小康之家、廣東電信等大型公司相繼入住,經濟效益逐年增長。此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全面實現生產管理的自動化、信息化。
更多關于 中郵物流 的快遞知識
更多關于 中郵物流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