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家、快遞企業提前備戰購物季
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隨之而來的“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直至圣誕節期間,都被稱為圣誕購物旺季。每年的這個時候對于零售商和快遞企業來說都意義重大。一方面,他們的業務量會劇增;另一方面,他們會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應對。近日,銷售稅自動化合規管理巨頭Avalara公司發布數據稱,今年美國的圣誕購物季零售額有望達到6170億美元。
網購旺季呈現新趨勢
研究稱,今年的購物季將從感恩節那天開始,比往年有所提前。去年的感恩節當天是美國整個11月周末購物量最多的一天,而且超過一半的感恩節購物量來自移動端。北美領先的廣告、促銷、品牌保護和定價策略解決方案提供商Market Track發布的最新數據也表明,83%的購物者計劃從“網絡星期一”或更早的時候開始進行大批量購物。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將成為此次購物旺季的新趨勢。約53%的受調查消費者表示要到實體店購物,去年則為29%;而69%的消費者表示,“網絡星期一”當天要進行網購。雖然許多購物者表示網購更多,但數據顯示,網上消費額只占實體店消費額的1/6,不過這一差距正在縮小。有意思的是,85%的受調查購物者表示將在網上比價,之后到實體店購買,這一比例比去年的54%大幅增加。而電子產品、小家電、玩具和游戲產品是網上比價最多的商品種類。
在購物旺季,移動消費日漸興起。不可忽視的是,盡管移動端商務只占全部零售消費支出的很小比例,但在過去的10年,移動端的支出已經增長了10倍。Avalara公司稱,許多美國人都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購物,去年為2500萬人,預計今年將超過1.2億人。
社交平臺消費影響力逐步提高。社交媒體和社交意識在影響消費者選擇方面的作用從未像今天這樣強大,約88%的消費者會受到網絡評論的影響。谷歌研究表明,在進行購物前,每個消費者平均要進行10個信息源的查詢后,才會做出購物決定。
此外,大數據對購物行為的影響也日益劇增。約8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更愿意購買零售商發送的個性化購物推送。而商家可利用消費者的地理數據來管理當地庫存,進行產品分類,縮短商品配送時間。
電商、快遞爭搶“臨時工”
面對提前顯現的旺季購物熱情,商家也提前進入備戰狀態。全球管理咨詢公司博楷公司零售分析師弗蘭克·拉尤稱,未來幾個月,很多大型商家都將大量招聘倉庫人員。美國著名連鎖百貨公司梅西百貨計劃延續去年的做法,在今年旺季再招聘8.5萬名員工。其他零售商也紛紛計劃增加人手,以滿足旺季需求,如沃爾瑪百貨公司計劃招聘6萬人、美國零售巨頭塔吉特計劃招聘7萬人、科爾士百貨公司計劃招聘6.9萬人,全球最大的玩具及嬰幼兒用品零售商Toys R Us計劃招聘4萬人。
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業務量高峰,美國快遞企業也在“招兵買馬”。聯邦快遞將把季節性臨時工的數量從2014年的5萬人增加至5.5萬人以上。聯合包裹也于近日宣布,將雇用9萬~9.5萬名季節性臨時工,來應對節日期間電子商務帶來的包裹量激增,這一數字與去年雇用的臨時工數量相當。
更多關于 快遞 電子商務 聯邦快遞 美國 的郵政新聞
更多關于 快遞 電子商務 聯邦快遞 美國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