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逐步成為新市場常識新理念產生新變化
2013~2014年度全國最佳集郵品評選已是第10屆。本次評選,類別上分為傳統集郵類、時尚文化類和投資集藏類。全國31個。▍^、市)的集郵公司(郵票公司、集郵業務局、集郵局、郵資票品局、郵票局)共送來參評產品240件,其中,傳統集郵類產品106件、時尚文化類產品76件、投資集藏類產品58件,中國集郵總公司參評的三類產品分別是21、19和6件,總數為:傳統集郵類產品127件、時尚文化類產品95件、投資集藏類產品64件。
1、消費品應該由消費者說了算
客觀地說,由第1屆到今年的第10屆,我國的集郵品無論是創意、設計還是材質的選用,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變化既是社會進步的原因,也是市場變化造成的。
記得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頭10年的幾次評選,得獎的產品多具厚重、奢華之感。近幾屆評選,參評的產品就與過去大相徑庭了。符合輕(體積輕)、簡(簡潔)、低(銷售價低)原則的產品受到青睞。
當然,不是說體量減輕,在制作和內容上也要縮水。相反,制作精細、內容豐富的產品才能入評委的法眼。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市場也是。這符合唯物論。
本屆評選特點之一,獲得優勝獎的15件產品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產品是體量比較厚重且檔次較高的。
記者分析了一下,發現這幾件產品有共同的特點——重大題材使然。
何謂重大題材?比如,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簡稱APEC),中國登月探測器首次登月成功,中國—東盟博覽會10周年……
為這些重大題材開發的產品,從外觀上看,莊重、厚重;從材質上看,講究、貴重;從配票上看,主題突出;從制作上看,精細、精美。
比如北京市郵票公司的參評產品《和·融》紀念郵冊,是北京市政府專為APEC會議定做的、“以北京市政府名義贈送與會經濟體領導人”的官方禮品,如此重大題材,贈送的對象又是參加會議的經濟體領導人,輕輕幾頁紙片豈可體現?于是,《和·融》郵冊采用特種厚度卡紙對裱制作成8幅郵票畫屏(頗似PTK圖卡),畫屏采用了燙金等多重工藝,飾以中國傳統窗欞紋飾,雙面共16張圖片表現了北京的古城新貌。每幅畫屏均配花梨木托架,外形用云頭如意紋飾。包裝和裝飾是記者近年來見到的最為講究的一款,整件產品呈現出濃郁的中國韻味,其包裝的厚重感和色彩的莊重感,完美地詮釋了郵冊的主題。
再來看廣西壯族自治區集郵公司的參評產品《海上絲綢之路》郵票珍藏冊。2013年是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10周年,中國郵政為此發行了一套郵票,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加字熊貓金銀紀念幣一套。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以及我國通過博覽會“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共享合作與發展機遇”的重大現實意義,無不讓該郵冊重任在肩,也使得該郵冊成為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指定禮品。郵冊內頁采用絲綢材質,鑲有東盟10國的郵票和服飾織錦等,配票豐富,但無不與中國—東盟博覽會相關,也凸顯了“絲綢之路”的內涵。所以,其厚重一些無可非議。
據了解,對于這兩件產品,訂制單位都十分重視,在策劃和設計過程中都多次提出建議,正是因為郵冊要承擔國際性禮品的重任,厚重感和莊重感就是必需的!
《夢想中國 跨越未來》中國首次落月成功紀念郵冊,其選題和制作沒的說,遺憾的是內中缺少對郵票的詮釋,能夠獲得優勝獎,題材上搶了不少分。
特點之二,策劃創意奇思妙想,材質選用推陳出新,令一些原本可能會平庸的產品頃刻間提升了格調。在這方面代表性的產品有:浙江省集郵公司的參評產品《中國大運河》貝雕郵票珍藏套裝,河北省郵資票品局的參評產品《大圣教安全》兒童手冊套裝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集郵公司的參評產品《吉祥如意》金絲楠木手串郵票套裝等。
《中國大運河》貝雕郵票珍藏套裝體積不大,呈平面狀。為什么用貝殼?浙江省郵票局局長魯鳴介紹說,現在開發集郵品,首先看市場需求,如果集郵品內容實在、制作精美,集郵愛好者是可以接受的?吹截悮,就想到珍珠,清秀雅氣,這就使這件產品給人一種貴族氣質的感覺。天然貝殼材質,獨特的貝雕著色工藝,使這件產品顯得高雅大氣。貝殼這種材質不怕摸(磨),并且會越摸越亮,288元的售價也不高。價低而耐摸,精巧而典雅,一發行就被搶購一空,說明消費者對它的肯定。
這件產品的市場表現,屬于摸準了消費者的心理。榮獲優勝獎,說明評委們的眼睛雪亮。
說起市場表現力,河北省郵資票品局的參評產品《大圣教安全》兒童手冊套裝亦可圈可點,該產品同樣獲得優勝獎。
去年“六一”兒童節,中國郵政發行了全張票邊上帶有二維碼的《動畫——<大鬧天宮>》郵票。記者見到過一些地方為此開發的郵冊,總體感覺是一般般、沒感覺。除了冊子,就是折子,抑或是搭配一些文具之類的套裝。這樣的產品,市場表現力一般,自在情理之中。
這次評選,當評委們在現場看到《大圣教安全》兒童手冊套裝時,剛開始都以為是南方某個省份的產品。原因在于,以往河北省參評的產品,基本是外觀厚重、配票實在、傳統味足。但是這件產品顛覆了不少人以往對河北的看法,并由此產生了新的發現,原來北方人也可以設計出如此精妙的產品!
河北省郵資票品局副局長吳鐵志對此件產品津津樂道,他說在策劃時,大家認為應該以郵票為主但不能只是簡單地把郵票放進去,那樣就成了就故事講故事了,現在的市場可能不好接受。加進價格不高又適合兒童的用品是最好的。選什么呢?學習用品,10年前可能會有人喜歡,現在的消費者不一定接受。科技進步太快了,IT產品比比皆是,于是,就從既實用還比較新奇的角度,選中了GPS手表定位器。郵冊的內容是教育孩子們怎樣保護自己,給孩子帶上個GPS手表定位器,可以隨時知道孩子的位置,這也是當前年輕家庭的流行做法,所以產品的銷量相當不錯。
2、創意和消費指向相關聯
這幾年,到處都在說轉型。轉型,是指事物的結構形態、運轉模型和人們觀念的根本性轉變過程。轉型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是贏得利潤。對于企業來說,沒有利潤的轉型不是真正的轉型。對于集郵公司來說,產品受到市場青睞是硬道理。如何受到市場青睞?對于文化類產品來講,極佳的創意加上消費群體指向明確,其產品受市場歡迎程度必然會高。
Hello Kitty是風靡全球的經典卡通形象,中文譯名凱蒂貓,廣受年輕群體的喜愛,在國內年輕人中有不少擁躉。江蘇省集郵公司參評的《Hello Kitty 40周年》紀念郵冊,就是抓住了這些Kitty粉絲的心理需求。2014年11月1日,是這只貓誕生40周年,郵冊圍繞凱蒂貓形象,與40周年主題相呼應,集封片冊折和臺歷為一體,色彩粉艷,萌味十足,贏得了Kitty粉絲的寵愛。除在江蘇省受到追捧外,廣東、四川、重慶等地的Kitty粉絲也紛紛定購。須知,這本郵冊以個性化郵票和封片卡為主打,集郵愛好者習以為常的以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形式,在這里是看不到的。郵冊推出前的市場預判就是面對年輕的女性客戶,如此明確的消費指向,再加上紅白相間的色彩、活潑可愛的形象,怎能不讓Kitty粉絲掏腰包呢?
同樣的道理,不同的產品。河南省集郵公司的參評產品《異趣珍郵》郵冊的內容卻是以郵票為主打。郵冊的封套就是不規則形狀,讓人心理上有所準備。果不其然,打開內頁,三角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平行四邊形、圓形和不規則形的郵票全在其中,可以說,該郵冊集我國異形郵票之大成!其銷售對象應該是對集郵比較癡迷、有一定集郵歷史、具備一定知識結構的人,普通的消費者一般不會選購。
類似的構思還有吉林省集郵公司的參評產品《中國郵票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版票冊,該郵冊設計一般,制作一般,不一般之處是把中國郵政自2002年5月10日至2013年11月28日發行的31套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以版票形式奉獻給消費者。記者以為,這件產品的價值不在于設計的出新、色彩的絢麗、材質的奇巧,在于其擁有的不可比擬的實物資料性。注意!這個資料不是純文字的,抑或是光盤、電子存儲器等,是實物的,所謂“收藏歷史”,在這件產品上體現得很充分。對于現在還活躍于郵壇的中老年集郵愛好者,這件產品迎合了他們的需要。
廣西壯族自治區集郵公司的參評產品《吉祥如意》金絲楠木手串郵票套裝是件不錯的產品,是以吉祥如意為主題專為父親節策劃開發的產品。創意很好,郵票搭配手串,扣住了這幾年紅木收藏熱點。市場指向,著眼于愿意“玩文化”的男性消費群體。材質尚可,陰沉金絲楠木,嗅之隱有幽香,真材實料;想法不錯,插票是《唐卡》小型張和《福祿壽喜》全張,與“吉祥如意”切題。這件產品若放在旅游市場或者寺院庵堂銷售,絕對比在集郵市場更有表現力。可惜沒有進入優勝獎行列,分析原因,陰沉金絲楠木在市場上較為少見,其色澤不似小葉紫檀那樣奪人眼球,知名度不像陶瓷那樣為大眾所熟知,否則,獎項應是更上一級。
中國集郵總公司《長江印記》郵戳卡在所有的參評產品中獨樹一幟。將長江干流流經的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地典型節點的49枚郵戳收集在內,整件產品就色彩而言,顯得清新脫俗,別具一格。缺憾是除了前言外,沒有任何關于這49處郵戳的文字資料。當時有評委嘀咕,這郵戳全嗎?為什么選這49處?原因在于該產品封面上以銀線擬長江全圖,沿線布有79處“長江印記 郵戳卡”字樣的戳形,而內中卻只有49枚郵戳。但這點欠缺并不妨礙其獲得優勝獎。
3、投資還是集藏
本屆評選的第三類是投資集藏類。此類產生出兩種不同的傾向——產品本身是投資的意義大呢,還是集藏的功能更強。
先說投資傾向較強的產品。首推河南省集郵公司的參評產品《鈞窯瓷器——出戟尊》郵票立體仿制套裝。陶瓷是中國的國粹之一,宋代達到了高峰,名窯輩出,品類繁多,當時最著名的有鈞、汝、官、定、哥五大名窯(百度排序)。宋代五大名窯的形成和出現,奠定了中國陶瓷在世界范圍內不可動搖的主導地位,再加上陶瓷易碎、不易保存,因而在收藏界地位之高就理所當然。
傳世宋代鈞窯瓷器以各式花盆和花盆托最為多見,出戟尊較為少見。河南省集郵公司參評的這件產品,出戟尊仿自北京故宮的藏品,妙處在于,將半幅出戟尊鑲嵌在放大的郵票圖案上,形成了立體。無論放在辦公場所還是掛在居室書房,都不會讓人有突兀之感。這樣的構思在我國集郵品中尚屬首次,故其在2013年(第一屆)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上一亮相,立即震驚四座。這次評選中,評委們也一直給予好評,說明這件產品的開發思路摸準了市場的脈。
說到這里,有件產品不得不提,就是安徽省集郵公司的參評產品《中國夢》郵票墨珍藏版套裝。
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歷經數千年,逐漸形成不同的流派和風格,其中成大流派者,筆分湖、湘,硯有端、歙、澄泥和洮硯四種,紙以宣紙為佳,墨基本上是徽墨一統天下。隨著時代的需求,出現了觀賞墨(即珍玩品)及禮品墨。自宋以后,名墨逐漸成為文人書案上的陳設、欣賞品,要求墨質精良,追求形式與裝飾美觀,這就促使墨形成了一種工藝美術門類。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的詩句。
《中國夢》郵票墨珍藏版套裝分收藏版、珍藏版和典藏版3種,材質分別是松煙、桐油煙和硃砂;形制接近郵票,長方形;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現今書法已是陽春白雪,百姓對于觀賞墨可能都不知為何物。所以,這件產品雖然創意很好,但收藏價值如何,多數人還不甚了解。沒有評上優勝獎,原因在于珍藏墨屬小眾收藏范疇;外觀顏色較沉,體量不大;給人感覺不似《鈞窯瓷器——出戟尊》郵票立體仿制套裝那樣搶眼,也不如《中國大運河》貝雕郵票珍藏套裝那樣光鮮,所以屈居優秀獎之列。
4、一些想法和建議
1.創意再好,必須體現在設計上。這次獲得優勝獎的《心耽尺素》郵冊,采用線裝書和檔案袋式外包裝合為一體的設計裝幀形式,新穎獨特。仿古書信式頁面設計,整冊分為鴻雁傳書、文房雅事、翰墨飄香、信箋傳情、心耽尺素五個篇章,其中每個篇章夾雜宣紙印制的舊書信,充分體現書信文化。郵冊內頁文字采用不規則排版,感覺像一張一張書信紙鋪在頁面上。
中國集郵總公司的《名人信札》文化冊是設計成功的代表性產品。整本郵冊充滿懷舊色彩,以帖、啟箋、簡、牘、書、札等形式,將中外歷代名人有代表性的書信匯集其中,述事闡幽,宣情吐臆;集文學、美學、書法、禮儀、紙張為一體,蘊涵了治學道理和生活哲理,讀來令人掩卷深思。這是一件特別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產品。沒有在優勝獎的行列,有點可惜。
相反,有些產品的設計就不那么讓人賞心悅目。其主要問題有兩點:第一,設計沒有完整體現主題,或者主題不突出;第二,形式太老舊,就是簡單地將郵票插入郵冊,沒有說明,沒有新奇感?此茖嵒荩瑢崉t簡陋。
2.要從以郵票為主制作集郵品,向用附加品提高產值的方向轉變。對于集郵品來說,郵票是基礎、是平臺,但是僅僅依靠郵票不太可能產生太高的效益。所以,要想向文化產業鏈轉變,就要從單純為集郵愛好者服務轉變為向文化市場服務。市場需要什么樣的文化產品,我們就開發什么產品。必須****思想、放開眼界、打破藩籬、大膽試驗。錯了沒關系,就怕連第一步都不敢邁出去,那樣,又何談轉型?
這次評選,本以為在時尚文化類產品中可以見到琳瑯滿目、五花八門的產品,不曾想,現場看到的卻是郵冊類產品占了一半以上。這說明什么?說明產品開發的思路還沒有打開,至少還沒有放開。
3.也有一些產品的想法是很好的,在本地的市場業績也應該不差,沒有上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這里提醒全國從事集郵品開發、設計的員工:評委們在現場終評階段,很少能夠知道哪件產品的銷量全國第一(除非有特別介紹)。所以,雖然每次評選會給評委們一些要求,但是那些題材重大、材質講究、外觀新奇、制作精美的產品每次都是最先吸引眼球的,有時候得分較高的,不一定是市場表現力最好的。所以,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重圍,在眾多集郵品中鶴立雞群,除了題材、設計、材質和組合因素外,最好特別介紹一下參評產品的市場表現力情況。
更多關于 集郵 郵票 吉林 北京 河北 上海 的郵政新聞
更多關于 集郵 郵票 吉林 北京 河北 上海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