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速遞擬融資10億美元計劃兩年內上市
4月2日上午消息,據消息人士透露,中通速遞計劃融資10億美元,并希望在未來兩年上市。該人士透露,中通此次融資的估值接近500億元,投資中通的機構全部是國際知名財團。
相關資料顯示,2013年5月,紅杉資本曾以購買老股的形式以3000萬美元入股中通,此次合作較之前“買老股”的方式不同,此次融資是中通增資擴股,在籌集資金同時借助資本力量為上市鋪路。
除了中通之外,近兩年曝光率頗高的圓通也在謀求上市。有消息人士稱,圓通已完成相應準備,有心爭當“中國快遞第一股”。作為加盟制快遞企業,圓通一直在進行加盟轉直營改革,其市場占有量以及規模大有趕超申通的趨勢,除此之外,其所提供的順豐之下其他“通達系”之上的服務水平也讓他在阿里系的電商市場中話語權進一步加大,在業內人士眼中,圓通目前的估值應在中通之上。
目前看來,作為快遞“國家隊”的EMS尚未重啟上市計劃,融資完畢后的順豐何時上市懸而未決,宅急送等其他快遞企業雖然有心,但上市進程尚未明朗。由此可見,圓通、中通這兩家同為桐廬出身的民營快遞企業似乎為了“中國快遞第一股”的殊榮必有一戰。
不過,這一切的背后是中國快遞迅猛的發展。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快遞業務規模達140億件,已經連續46個月同比增速超過50%,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040億元,已躍升全球第一快遞大國。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力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快遞第一個1000億用了20年,第二個1000億只用了2年,在這兩年中國快遞發展迅猛,中國快遞在未來一定時間內仍能保證良好的發展態勢。”這得益于政策、市場等多重利好。誠然,我國快遞業亦承載著不少“成長的煩惱”,但在我國經濟漸入新常態的大環境下,快遞業這一廣闊天地仍大有可為。
但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快遞正在成為下一個風口。幾年前,快遞行業曾被資本市場遺忘在角落,在其快速發展階段,大部分資本都投向了更為耀眼的電商。時至今日,快遞企業羽翼已豐,資本已經錯失了進入快遞業的最佳時期,如今面對營業額動輒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的快遞企業,水漲船高的估價讓資本“欲哭無淚”。 兩年前,順豐破例引進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占股不超過25%,有消息稱,三大巨頭聯手融資80億元,順豐估值320億元,但順豐方面對此始終保持緘默,融資金額至今懸而未決。不過,經過兩年多元化發展,順豐早已不局限于快遞這一領域,如今涉足電商、物流、倉儲、供應鏈、冷鏈等諸多環節,并擁有國內最大的民營快遞機隊,在業界看來,順豐估值可能不止翻倍這么簡單。
對于專業性強,重資產的快遞行業而言,資本方面更傾向于已經成規模、服務完善的大型快遞公司,這也就有了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進駐順豐;紅杉入股中通;復興集團、招商證券、海通證劵、弘泰資本、中新建招商股權投資基金入駐宅急送等融資事件。如今這幾家資本,看著業界對中通的估值,看看自己手里的投資可能已經會笑得合不攏嘴。
不過,對于屬于服務業的快遞而言,公司上市并不是終點,這只是為了更好地發展以及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服務的手段。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沒有良好的服務,在挑剔的消費者面前,快遞很容易被打回原型,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快遞行業也將出現以物流為核心的“海底撈”式服務。
更多關于 中通 融資 的快遞知識
更多關于 中通 融資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