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郵政局郵票等郵品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省阜陽市剪紙歷史悠久,剪紙作品構圖豐滿嚴謹,鄉土氣息濃郁,被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前,阜陽市郵政局將剪紙藝術與郵票文化巧妙融合,以郵品傳承宣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阜陽市政府簽訂制作協議,開發制作《阜陽剪紙淮河風情——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紀念冊4000冊,阜陽市政府還將其作為10月20日舉辦的第三屆皖西北(阜陽)投資貿易洽談會的唯一指定禮品。
抓會展商機 謀深化合作
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誰能抓住經濟發展的方向盤,誰就能帶動一方崛起。阜陽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發展園區經濟,從2007年舉辦第一屆皖西北(阜陽)投資貿易洽談會時,就明確表示阜洽會的舉辦是阜陽經濟發展的需要,是阜陽招商引資的需要,是展示阜陽形象的需要。
阜陽郵政局近幾年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與政府部門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大型會展帶來的經濟發展,也為阜陽郵政局依托行業資源優勢,在會展經濟中大顯身手創造了條件。兩年前,阜陽郵政局獲悉阜陽市政府希望在“三節一會”期間通過開展紀念歐陽修誕辰1000周年活動,借名人效應推廣阜陽,提升城市形象。該郵政局集郵公司通過對市場進行分析,開發制作了《歐陽修與潁州》禮品冊4000冊,形成業務收入100多萬元。從此,阜陽郵政局開始了服務大型會展之旅。2008年第二屆皖西北(阜陽)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阜陽郵政局精心策劃,將阜陽市的潁州西湖、文峰塔、阜陽生態園、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來自阜陽的奧運冠軍鄧琳琳等搬上了定向郵品,開發了《阜陽印象》和《魅力潁泉》兩套禮品冊2500冊,并首次將賀卡融入郵品,為函件、集郵業務的綜合開發拓寬了思路,也受到客戶的青睞。連續兩年的成功,堅定了阜陽郵政局與政府部門深化合作的信心。
推創意產品 傳千年文化
一連三年為政府部門制作定向郵品,擺在阜陽郵政局面前最大的難題不是如何營銷、如何服務,而是如何在郵品的內容、形式上推陳出新,將郵品做成阜陽市的名片。
阜陽郵政局客服中心從某個渠道了解到,安徽省外資辦正在將阜陽剪紙、宣紙歙硯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產品進行宣傳推廣。這個信息給了項目組人員很大的啟發:阜陽剪紙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最能代表阜陽悠久文化歷史,如果能將剪紙藝術融入郵品之中,以郵品的高雅品位,糅合剪紙的質樸純真,豈不更能夠豐富郵品的內涵,滿足客戶的文化品位需求和形象宣傳需求。一個好的創意能激發一個項目的生命力!阜陽郵政局立刻組織項目組會同設計部人員一起商討產品的營銷策劃方案以及設計風格、圖案內容等,并拿出具體可行的營銷方案和樣稿草圖。策劃方案選擇阜陽民間剪紙大師創作的代表作,共12幅剪紙作品,以活動插頁的形式入冊。同時以這精選的12幅剪紙圖案制作成個性化郵票,一冊兩版,一版以單票入冊與剪紙相互對應;另一版整版入冊,主打“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阜陽郵政局還邀請了阜陽市知名書法家王金水、張傳亭創作書法作品為郵品添彩。此外,在郵品禮盒里設計了兩個已裝裱的剪紙卷軸和以剪紙為裝飾的鎮紙來提升郵品檔次。隨即,客戶經理攜帶方案向政府部門領導匯報,郵品的創意和設計讓他們眼前一亮,欣然認可。
此次營銷項目的成功開發,一是得益于領導的重視和營銷團隊的合作,分層分級運作,各方面通力協作,保證了項目的成功開發;二是以創新求發展,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策劃、設計、創意的能力,以求新求異、常變常新的創新精神開發貼近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以產品打動客戶、留住客戶;三是維護好與大客戶的關系,主動拜訪,把維護關系的工作日常化、經常化,并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促進雙方的持續、深化合作,互利共贏。
更多關于 集郵 郵票 的郵政新聞
更多關于 集郵 郵票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