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辦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日前印發,旨在加快建設高效順暢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推進農村流通設施和業態全面融入現代流通體系,促進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流通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進入設施升級、融合發展、數字賦能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份由中央財辦、中央農辦、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郵政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文件,圍繞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加快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支撐等作出部署。本期,我們對“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進行專題解讀。
劃重點
定義
農村流通體系是指各類涉農商品從生產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的過程。其中,“涉農商品”包括農產品、農村日常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再生資源(如秸稈、禽畜糞便)等;“轉移過程”涉及商貿、物流、交通、農業、供銷等網絡。
高效順暢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是指健全、集約、安全、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涉農產品商貿、物流、交通、農業、供銷網絡,進而促進設施完善、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協同,城鄉市場緊密銜接,商品和資源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形成良性循環。
農村流通體系連接城鄉生產和消費,加快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必然要求,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商品和資源要素有序流動的迫切需要,是建設高效順暢現代流通體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有力舉措,是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撐,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建設目標
《中央財辦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基本建成設施完善、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順暢的農村現代商貿網絡、物流網絡、產地冷鏈網絡,流通企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農村消費環境明顯改善。
到2035年,建成雙向協同、高效順暢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商貿、物流、交通、農業、供銷深度融合,農村流通設施和業態深度融入現代流通體系,城鄉市場緊密銜接、商品和資源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形成良性循環。
相關文件及政策點
2023年8月,中央財辦、中央農辦、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郵政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中央財辦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加快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支撐等作出部署。意見提出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加快補齊設施短板、合理優化商貿流通設施布局、推動城鄉流通深度融合、強化農村流通數字賦能、培育農村流通龍頭企業、完善農村流通標準體系、加強農村流通領域市場監管等重點任務,明確完善相關財稅金融支持政策和強化土地、人才支持,并要求把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作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加強組織實施。
2022年5月,財政部、商務部發布《關于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進一步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的通知》,提出加強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更好保障市場供應,以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為重點,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通知具體指出了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的支持內容、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提出通過兩年時間,推動農產品冷鏈流通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重要集散地和銷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工配送中心及零售終端冷鏈流通能力顯著提升,調節農產品跨季節供需、支撐農產品跨區域冷鏈流通的能力和效率繼續增強,為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2021年6月,商務部等17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意見》,指出建設縣域商業體系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對“十四五”期間建設縣域商業體系的舉措、分工進行具體安排。意見提出,到2025年,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縣縣有連鎖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鄉鎮有商貿中心、村村通快遞,年均新增農村網商(店)100萬家,培育30個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專業市場,經營農產品的公益性市場地市級覆蓋率從40%提高到60%。
發力點
心懷“國之大者”、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始終是中國郵政作為行業“國家隊”的使命擔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郵政落實國家戰略的責任所在,是發揮郵政企業資源稟賦的優勢所在,也是推動郵政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所在。
加強頂層設計規劃,整體推進流通體系建設。集團層面,要對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文件開展政策研究,全盤考慮,盡快制定郵政推動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整體推進方案。省級郵政企業層面,應積極對接當地政府,推動農村流通體系建設方案在市、縣級郵政企業有效落地實施。
強化村級站點建設,打造商品流通服務載體。郵政在農村地區建設的郵樂購站點,是縣域商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服務載體。在數字化賦能方面,郵政要進一步強化對站點的數字化賦能,完善優化進銷存功能,加快推動該功能在郵樂購站點的使用和推廣。在商品銷售方面,郵政要結合郵樂購站點以往的銷售情況及農村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加快定制工業化大單品,為農村地區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
加強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提升農村流通服務水平。目前,中國郵政已經完成1018個示范縣“兩中心一站點”三級物流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為推動全國農村流通體系建設,中國郵政要進一步加強三級物流體系建設。一是加快推進郵快合作,推動快遞進村,充分對接政府政策和資源,發揮郵政線下渠道優勢,為農村流通末端投遞提供站點資源。二是做好縣鄉共配中心布局規劃,充分結合當地地理位置及產業特點,建設匹配地域發展的冷倉、氣調倉、常溫倉等倉儲設施。三是加強郵政冷鏈業務開發,提升郵政寄遞業務服務水平,為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提供有效保障。
發揮線上線下渠道優勢,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多業態發展。中國郵政具有遍布全國的5.4萬個網點,其中80%都在農村地區,具有較強的線下渠道優勢。同時,擁有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近年來,在服務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加快打造和建設農產品基地,為農產品基地提供全方位的銷售、物流等解決方案。二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郵掌柜”“郵樂小店”“郵樂優鮮”等線上渠道,可與郵樂購站點、郵政農產品基地、客戶群、社區團購群等進行對接,借助直播等電子商務新業態,加快推動農產品產銷對接,既可以推動工業品下行發展、提升農民消費水平,又可以解決農產品銷售及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的問題,加快推動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步伐。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由集團公司郵政研究中心高宇、楊椿提供
更多關于 國家郵政,快遞,冷鏈物流 的信息
蕪湖郵政創新推出“快遞進村分揀碼”(2023-12-12)
團青匯集新生力 “快遞進村”促共富(2023-11-28)
“郵快合作”為快遞鋪就進村路(2023-11-14)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常州市分公司2023年快遞包裹部客戶(SL、ZQC)倉配一體化操作外包采購項目招標公告(2023-11-13)
韓城市分公司“快遞進村”實現全域覆蓋(2023-11-08)
天津市分公司員工楊麗當選“津門最美快遞員”(2023-11-07)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邢臺市分公司 快遞包裹攬收收寄環節外包項目(二次) 招標公告(2023-11-03)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邢臺市分公司 快遞包裹攬收收寄環節外包項目 招標公告(2023-10-25)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長沙市分公司2023年包裹快遞攬運一體化外包集中采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2023-09-28)
北京市試運營城市軌道交通運送快遞(2023-09-26)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