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郵政速遞物流運行質量要抓住三個環節
提高郵政速遞物流運行質量是覆蓋速遞物流業務生產管理各環節的一項系統性工作,郵政速遞物流運行質量體系內容多,考核要求高,相互聯系且復雜,管理上難易程度不同。筆者認為,要提高郵政速遞物流運行質量,應牢牢抓住以下三個環節:
生產作業是根本。速遞物流運行過程就是一個生產作業的過程。抓好運行質量必須從調整生產作業入手,對營業、封發、運輸、投遞、信息反饋等各環節進行全面、深入地梳理和優化,既提升速度,又保證質量。要以運行質量指標考核的新要求來改變傳統陋習,完善規章制度,形成統一規范的生產作業新流程。同時,要切實加強能力建設,增加必要的人員和設備投入,提高員工素質,認真解決攬收覆蓋面不廣、干線網絡資源不足、投遞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只有通過內部生產作業的一系列調整,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運行質量,提高郵政速遞物流的市場競爭力、資源利用率和品牌影響力。
信息系統是基礎。運行質量指標體系是在速遞物流綜合信息處理平臺上反映出來的,構成速遞物流綜合信息處理平臺的基礎是電子化支局(攬收系統)、站點封發系統、投遞信息反饋、PDA(手持終端)等生產環節的各類信息采集系統。速遞物流生產作業效率和質量的最終成果是通過各類信息系統數據輸入并上傳到綜合平臺的。因此,生產環節的各類信息系統構成了運行質量體系的基礎,只有基礎信息的采集準確、完整、及時,運行質量指標體系才能全面、科學地反映本公司生產作業的實際情況,才能進行正確的分析和比較,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因此,在運行質量管理工作中,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對綜合平臺上各項指標的統計和通報,更重要的是,要對生產環節的各類信息系統的運行原理和操作要求有清晰的了解,熟悉綜合平臺上各項運行質量指標對應的生產系統的數據采集方法、傳輸規則和相互關系,這樣即使運行質量指標出現了問題,我們也能從源頭入手尋找原因,及時有效地予以解決。
監控檢查是關鍵。目前運行質量指標的系統性考核,是對基層傳統作業手段和服務水平的一大考驗,也是我們改進生產作業方式、提升處理質量的一次機會。同時,全面提高運行質量需要一個過程,要保證這個過程穩定向前推進,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抓好監控檢查工作,通過建立日常通報分析制度、質量會審和專項檢查制度,對屢次不合格的指標進行重點“攻關”,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我們要及時掌握本單位運行質量情況,糾正生產作業和信息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強化對員工生產行為的監督,從而保證運行質量不出現大起大落,達到穩定、高位運行。
更多關于 速遞 物流 的郵友經驗
更多關于 速遞 物流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