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速遞項目競標的思考
現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滿足客戶需求。物流行業越來越呈現出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柔性化、標準化和社會化的特征。其中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核心,只有實現了信息化,才能有效地實現物流的網絡化、系統化和柔性化,物流企業才能有效提高效率,提供優質服務。對物流項目進行招標,越來越被企業所認可和推行,正規招標流程基本上按照搜尋(Sourcing)潛在承運商、招標邀請(IFB)、基本信息索取(RFI)、保密協定(Confidential Letter)和尋價(RFQ)、協商談判、合同簽署這樣幾個大步驟來進行。在基本信息索取之后,招標方會選擇幾家潛在的公司。
從事物流行業的人都知道,對物流商選擇是以最好的服務和最低的價格為目標的。其實,客戶最終的選擇肯定會在成本和服務中偏向一個。那么,到底招標方偏向哪個呢?在投標之初,我們應該投入精力就此問題進行詳盡的調研分析。因為就成本與服務的偏向選擇這一問題,不同的判斷會直接影響各自的談判策略,結果也就會有天壤之別。為了急切地擴張業務而不計成本地報價,雖然初期使招標方產生了興趣,但最終將發現物流提供商虧本運作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或者能力不足將使應標書根本就無法操作,最終不可能真正打動客戶的心。郵政速遞物流要注重強調服務質量,在報價方面寸土不讓,并詳細解釋,以使客戶明白郵政報價略高,只是因為其中含有提供高品質物流服務所必須承擔的相關成本。
在整個競標過程中,除了價格外,還有一些因素可能成為招標企業的選擇標準。大型國企的高管們往往喜歡一些印入他們腦海里的特定圖像。不少物流公司在基本信息索取以及尋價之后的企業陳述中,喜歡展示“我們有幾畝地”、“我們有幾座倉儲”、“我們有幾輛車”等。誠然,這些家底兒可能會給對方一定的震撼效果,但可惜對方未必需要這么多的資源。筆者認為,招標方更關心的是潛在中標企業是如何管理公司、如何服務客戶的。即使要表達一定的實力,也可以換個說法。比如,自信地向對方陳述“我們是誰”、“我們的工作信念(追求)是什么”、“我們在哪里”以及“我們服務誰”。特別是在描述自身是如何管理、如何運作和如何服務客戶方面,要盡可能地按照大型一流公司的要求和標準,針對其感興趣的話題去演示和陳述。如果一開始就信誓旦旦地說“我們的管理嚴格,司機延遲了,我們會罰很多錢”,這類看似要求嚴格的表述,其實將令人產生質疑,很難打動人心——首先就假定自身服務有可能會出現問題,必然會使招標方感到不安和憂慮。
很多招標企業在RFQ階段,都采用不只一輪的報價方式。在每輪報價后他們會向各位競標人通報其報價所處的位置,按照距離最低價的百分比告知你的排位。面對這種局面,很多投標人往往會在對方的心理暗示后,或滿懷勝利在望的愉悅,興高采烈地把報價削去一塊;或強忍眼眶中的淚水和胸中的郁悶,萬般無奈地將報價一降再降。這樣做,可能啟動又一輪的報價爭奪,其結果往往導致項目微利甚至無利。更要命的是,招標方對競標方剛剛建立的良好印象會因此大打折扣,并對其誠信度產生懷疑。此外,招標方還可能采用更多的價格伎倆和壓價手段。比如,要求投標人提供成本分拆明細,并試圖在油費、車輛折舊、人員工資和路橋費等方面尋找突破口。一旦發現投標人有明顯的漏洞,便會窮追不舍地要求對方給出合理的解釋,并借機打壓價格。更需要謹慎的是,招標方常常直到最后才開始談判其他合同條款,比如貨物破損率、賬期、服務指標等。招標方一般都認為,投標方在經過漫長的、一系列艱難的努力后,曙光在前,不會愿意因為苛刻的補充條款的糾纏而喪失機會。所以,投標方在最后關頭,要堅持到底,寸土不讓,穩打穩扎,保持擁有自信和實力的形象。
更多關于 速遞 物流 的郵友經驗
更多關于 速遞 物流 的站內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轉載于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Email和我聯系!